性傾向不可能改變嗎?(下)

洪子雲

第 2151 期 (2005 年 11 月 13 日) ◎ 真情真性


同性戀團體一向都對於有同性戀者可以改變性傾向表示質疑,他們會質疑那些聲稱改變的人其實是雙性戀,並非真的是同性戀。有的會指出一些曾經聲稱已經改變的人士之後又重返同性戀的生活。又或指,部分聲稱已經改變的人亦承認偶然仍有同性性吸引,可見他們並非真的改變的。

首先,有許多可靠的研究顯示不少(但不是全部)同性戀者的性傾向是可能獲得持續一生的改變。其中為觸目的是Robert Spitzer 在二零零一年的調查研究。

他曾任美國精神病學會(APA)的主席,一向認為性傾向是不可改變的,而且直接參與一九七三年APA修改對同性戀的立場的工作。但之後他研究了二百位曾參與同性戀輔導的人士,以自我報告測量性吸引,量度由零(只有異性吸引)至一百(只有同性吸引),發現其中大部分人由接受輔導前是主導性地及排他性地同性戀傾向(predominantly or exclusively homosexual orientation)到輔導後改變為主導性地及排他性地異性戀傾向。性吸引平均數(mean)由輔導前男=91、女=88,降到輔導後男=23、女=8,很多人甚至發展出「良好的異性戀功能」(Good Heterosexual Functioning)。

的確,在現實處境中有部分人士之後仍會經驗某程度的同性性吸引,甚至有部分會重返同性戀的生活,但並不因此否定改變性傾向輔導的果效,正如不少經戒酒、戒毒,雖然成功率很低,輔導後亦仍然較易被酒精或毒品所吸引,有部分亦重返酗酒及吸毒的生活,但並不因此否定這些輔導的果效。

另一方面,很多人誤解了性傾向改變就好像開關制般,非成功就是失敗,但事實上性傾向的改變是一個過程,是程度上漸漸的改變,由強烈的同性性吸引,漸漸減輕性吸引的程度,有些甚至完全消除,以及漸發展出異性性吸引。每人改變的程度雖然不同,但不同程度的改變仍是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