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18同運政治回顧精選

轉眼2019年已過了一整個月。即將步入豬年,我們為大家精選了2018年同志政治(LGBT Politics)的標誌性事件,回顧去年同志政治的發展路向。

2018同運政治回顧精選 段落速覽

跨性別狂熱Transmania… 1

跨性別低齡化有劇化跡象… 1

服務跨性別者的困境… 2

心理女的公平 生理女的不公… 3

性別承認於港稍緩… 3

逆向歧視的夢魘不散… 4

台港兩地的婚姻定義爭議… 5

後同、跨虹 弱勢中的弱勢… 6

跨性別狂熱 Transmania

眾多歐美同運政治大事,大概可以用跨性別狂熱(transmania)一詞來總結。各地消息在2018年此起彼落,性別教育令青年為自己決定性別;不小心錯稱先生/小姐而遭到公權刑罰;到底女性權利和設施是留給生理女,還是心理女;比生理女同性戀者更弱勢的,是心理女跨性別者……

跨性別低齡化 劇化跡象

醫學界對於跨性別狂熱的情況感到憂慮。我們注意到,有精神科顧問醫生對於變性藥物的長期影響,感到相當憂慮,因為他們留意到公營醫療系統每年向數百名青少年處方變性藥物。transgender醫生給予青少年患者的治療方案,包括了青春期阻斷劑以及異性賀爾蒙。前者在治療性別焦躁方面,仍未通過臨床驗證;後者更會帶來不可逆轉的效果,停藥後不恢復原來性別。

我們知道,異性荷爾蒙與永久不育有關,患者的性功能也可能受損。還有其他的擔憂,我們認為[過渡的]女性患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我們知道她們有患男性型禿頭和異常脂肪分佈的風險。」可是,在跨性別的政治漩渦裡,醫生也不敢質疑患者的要求,免得動輒得咎。

2018年中,研究者留意到歐美有好些家長深深憂慮的跡象,因為他們正值青春期的女兒突然稱自己是跨性別。與一般過往性別不一致的紀錄顯著差別的,是這些年青人兒時從沒出現過性別焦躁的徵狀。研究員稱這為「速發型性別焦躁」(Rapid-onset Gender Dysphoria, ROGD),更發現有社交感染的情況出現。這是首次有同儕評審文獻記錄了ROGD的情況。

所謂社交感染,即自認為跨性別使到自己受同學歡迎,甚至在朋輩壓力下取得藥物變性,形成一般在青年人中的變性風潮。據報,研究者布朗大學的利特曼博士其後受到跨性別政治的圍攻,連該文章連結也要從官網下架,躲避風頭;也有聯署發起,聲援學術自由。

與跨性別者生活的困境

Mad Wax and Jason Carruthers

Mad Wax店主卡拉瑟斯(圖:Windsor Star.com)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巴西蜜臘脫毛店Mad Wax被控歧視跨性別人士。有不知名的跨性別女子要求服務,店主卡拉瑟斯卻表示當值的脫毛師是穆斯林的女信徒,不願觸碰陌生男子,未有合適的人提供服務。該名跨性別人士向人權審裁處投訴,認為Mad Wax是性別認同歧視,索償50,000加元(近30萬港元)。直到年底,有18間類似的服務機構被這名跨性別人士狙擊

向跨性別人士提供服務的人面對很大挑戰,然而,接受跨性別者服務的女性也面對很大困難。

我們曾於1月報道分析了一宗英國事件,一名女士
要求由女醫護人員進行子宮頸抺片檢查,進行檢查的卻是一位自稱變了性的生理男。女士形容那護士「一副男人的長相……頭髮剪得很短、男人的樣子和聲線、滿身紋身,還有滿腮短鬚。」在跨性別政治裡,心理女比生理女更「弱勢」,所以一般女士對於性私隱的特別保障需求,往往會被犧牲了。取得權力的卻是一些男人(心理女)。transgender LGBT
事實上,不少跨性別狂熱下的政策都令人啼笑皆非。加拿大政府在3月要求旗下僱員一律使用性別中性詞語,要麼用「they」,要麼同時表達「he or she」,或使用「person」等字眼。這同時意味著先生、小姐、爸爸和媽媽等詞語將不可以繼續使用。

在阿根廷的男女退休年齡不同,卻又在近年接納了自我聲明的性別承認模式。當地一名60歲的男性稅務員將他的法律性別轉為女性,就令他變相可以提早退休,獲享福利。原先肯定性別差異的法規,為漠視差異的跨性別思潮下所扭曲。

心理女的公平  生理女的不公

跨性別政治衍生出的難題,往往比它能解決的問題更大、更多。

New Hall transgender prison

跨性別人士懷特被控在女子監獄內性侵犯4名女囚犯(圖:BBC)

英國一名跨性別囚犯懷特被控在女子監獄內性侵犯4名女囚犯,惹來嘩然。51歲的懷特入獄的原因是嚴重殘害身體、爆竊、多宗針對婦女和兒童的強暴。他從未進行性別重置手術,但竟應他要求獲准在女子監獄服刑。事件發生後,監禁機關才將他移至其他男子監獄。懷特到今天仍要求變性,在信中表示希望有天能借跨性別政策的漏洞,重新回到女子囚室。

事實上,性別友善的措施,對於生理女並不友善。我們可從《星期日泰晤士報》9月的追蹤報道得知,不分性別的更衣室政策,為女性帶來更大危險。據報,在那134宗在更衣室發生的風化案報告中,近九成(120宗)在不分男女的更衣室發生,只有14宗在男或女更衣室發生。

運動場上也避不開跨性別政治。

我們在2月報道了生理男漢娜在變性後,獲准參加女子欖球聯賽。這年有不少同類事件,他們往往會訴諸於人權專家,或當地執行歧視法例的公營機構,要求介入調停。在政治正確的平等原則下,聲稱已變性的生理男往往能參加女子賽事,其男性生理特性卻未有完全消除,常常惹人咎病——到底女性會否在賽事中面對不公平?在2018年容許生理男變性後參加女子賽事的眾多事件裡,漢娜事件只是其中一宗而已。

 Hannah Mouncey

漢娜(Hannah Mouncey)變性前是澳洲手球國家隊成員,變性後參與女子欖球聯賽(圖:澳洲人報)

去年,媒體報道了不少「排跨女基」以及跨性別政治者的衝突事件。排跨女基(TERF)是指一些排除跨性別的基進女性主義者,他們往往是認為跨性別心理女正威脅生理女的權利,甚至性命安全。在保障跨性別的基本權利之上,如何權衡生理女性的平等權利得以保障,相信是令到同志政治內部也相當頭痛。我們就著平衡權利也有曾於《明報》發表意見。

性別承認 於港稍緩

即使我們身處香港,也受到西方跨性別狂熱所感染。

2018年1月1日同時是香港的性別承認諮詢正式結束的日子。各方取態可歸納為三種,分別是平機會及同運一方均支持的毋須手術的性別承認法,背後所持是性別自主的政治訴求。平機會在諮詢完結後數天公佈此提案,採納最激進的方案,相信是為了回避保守方反彈的公關手段。

其餘的路線是中間保守陣營方所支持的:以行政措施嚴格規範變性程序。這想法對變性手術稍為寬容,但卻在性別制度上嚴謹執行。我們在11月中文大學學生會的論壇上也就此發表了看法。

異曲同聲01

2018年11月10日,中文大學學生會政治與行政學系系會主辦的論壇:「異曲同聲-性/別小眾討論會-性別承認法刻不容緩?」(圖片取自學生會臉書專頁)

此外,還有再保守一點的取態:反對繼續執行變性手術及措施。此取態徹底反對變性的做法,認為手術本身是錯誤的治療方針,且對患者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而治療效果不彰。

逆向歧視 夢魘不散

早年企圖否認《性傾向歧視條例》有深遠影響的人,近年公開反駁聲音逐漸式微。反之,揭露左翼假大愛、假持平的聲音卻四起。

最著名的逆向歧視實例,可算得上積克.菲利普斯事件。2018年6月美國最高法院裁定菲利普斯
得直,他因拒絕製作慶祝同性婚姻蛋糕而被控歧視,花上六年時間訴訟,煎熬在當時
彷彿告一段落。

菲利普斯是個普通的蛋糕設計師,2012年基於信仰,拒絕為男同志伴侶設計結婚蛋糕,自此經歷六年噩夢──不斷被科羅拉多州的法律機關定罪。2018年6月4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以7比2的大多數判他勝訴,並認為科羅拉多州公民權利委員會(CCRC)沒有尊重菲利普斯的宗教自由,且持雙重標準,這反映了對宗教信仰的歧視和敵意───有違美國憲法。

Cake with the message that support gay marriage

這是同運活躍分子李加雷打算訂做的一個芝麻街圖案的蛋糕,上面要寫上「支持同性婚姻」字樣。蛋糕是用來慶祝一個同運紀念活動(圖:英國獨立報)

事實上,《條例》造成的逆向歧視,並沒有為異性戀者帶來傷害,真正受害者是那些不贊成同性戀政見的人。

菲利普斯並沒有因為官司完結,從此就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2017年6月斯卡迪納要求菲利普斯製作一個外面是藍色,裡面是粉紅色的生日蛋糕,目的是紀念他的變性那天。菲利普斯拒絕訂單。對於當時公開決定入稟最高法院的菲利普斯來說,這是眾多電話騷擾之一。

我們跟進事件,得知斯卡迪納向當地機關控菲利普斯歧視,及後再次裁定他違反了歧視法,勒令他調解;而菲利普斯同時也決定入稟,控告人權委員會等人敵視他的宗教信仰,連該州州長及檢察總長一併提控。

另一宗在英國北愛爾蘭的逆向歧視案件聆訊四年,終於在去年10月結案。

英國最高法院判北愛爾蘭阿設餅店店主麥阿瑟,在2014年拒絕為同志組織製作寫上「支持同性婚姻」的蛋糕。這個蛋糕被譽為英國史上最貴的蛋糕,因為它本來只值36.5英鎊(約400港元),卻引發了一場花費逾45萬英鎊(逾460萬港元),花費四年光陰的官司。

五位最高法院法官一致裁定亞設餅店拒寫支持同性婚姻,並非歧視。

Ashers Baking

亞設餅店(圖:BBC)

我們不時解釋,歧視條例的弊端之一,來自性傾向的定義。當他人表達不認同某種性生活方式時,都被納入「性傾向」的歧視範圍,以致侵害表達自由。就以此案為例,院長何熙怡女男爵就維護了不去支持同性婚姻的自由:「無論性傾向是甚麼,他們都會拒絕為任何顧客製作這樣的蛋糕……他們反對的是蛋糕上的信息,而不是李先生的個人特徵。」

這次控告麥阿瑟的同志,獲當地平等委員會所代表,花費了25萬英鎊(折算逾250萬港元)打官司;反觀麥阿瑟要向基督徒組織求助,籌募20萬英鎊的訴訟費(折算逾200萬港元)。

去年本港有大學調查提到不少市民贊成立法反歧視。歧視固然要消除,但立甚麼法例消弭歧視才是政策關鍵。《性傾向歧視條例》明顯容易構成自由人權的侵害,且公帑所費不菲,都提醒著港人要對這類法例存有戒心。

台港兩地 修改婚制爭議

婚姻福利的司法覆核案可算是2018年同志政治裡標誌性事件之一。

高等法院上訴庭在6月裁定公務員在外地結婚的同性伴侶未能獲得配偶福利並非歧視;又指若讓同性婚姻的公務員取得配偶福利,將削弱婚姻的獨特地位,而且社會主流仍支持男女婚姻。

申訴人梁鎮罡於2014年在新西蘭註冊同性婚姻。其後,公務員事務局拒絕更改他的婚姻登記。此外,稅局亦不接受梁及其同性伴侶的合併報稅要求。梁提出司法覆核。2017年時原訟庭判梁部分勝訴,是次上訴庭三位法官以保護婚姻制度為由,一致裁定推翻原訟庭的裁決。

判決肯定了男女婚制。張舉能法官指婚姻是社會和法律制度,值得受法律的完整保護(full protection)。他亦強調男女婚制受基本法保護,不能隨便說是歧視;又指當牽涉婚姻的獨特性時,須要考慮邏輯一致性,若改動是否有可預見將會破壞婚制的後果。

我們曾撰寫分析文章,提出判案的六大重點,歡迎讀者重溫:

一、婚姻是社會和法律制度,值得受法律的完整保護(full protection);二、香港獨特的憲法處境——基本法第37條對異性戀婚姻的憲法保護,同時已肯定平等權利;三、制度的改變要考慮邏輯一致性的問題,若改動是否有可預見將會破壞婚制的後果;四、婚姻的基礎是地位(status)而不是關係(relationship);五、與婚姻地位相連的,是一組獨特的權利與義務;六、香港主流社會過去到現在一直支持男女婚制。

台灣11月舉行了一場對維護家庭來說是標誌性的公投運動。在九合一的選舉上,綁定了十項公投,當中有三項稱為「愛家公投」,台灣人要用票表達對於維護家庭價值議題的看法,包括男女婚姻。

台灣 「愛家公投」傳單

台灣 「愛家公投」傳單

愛家公投三項議題都獲得通過。近7成選民(765萬票)同意婚姻是一男一女的結合。

台灣人口有約2,300萬,公投法規定同意票要達約495萬票才算通過。765萬票到底算多還是少?7百萬,除了幾乎是全港人口外,也可以參考台灣2008年總統大選。當時受陳水扁貪案衝擊,民進黨大敗,那一年馬英九的票數就是接近765萬,是有史以來最高票當選的台灣總統。這票數跟公投第十案的一男一女婚姻定義同意票剛剛吻合。

台灣2018年的公投結果反映了,現代台灣約定俗成的婚制是指向男女婚姻。他們的主流看法指向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之間,而不是那種不分性別的婚制。

此外,公投結果顯示了,58.1%選民同意以修改民法以外的其他方式保障同性二人的生活權益,以及64.3%(708萬)同意學校不應對學生施行性平法細則所定的同志教育,詳情可以在參考。

台灣同運大敗,有些反應是沾沾自喜,同運內部在網上亦抹紅抹黑,更有不少傳聞說同性戀者因公投而憂鬱,甚至自殺。我們一度對當時的現象進行了紀錄和分析。至於我們反對同性婚姻的理由,可以在此參考。

後同 跨虹 弱勢中的弱勢

你有聽過「後同」嗎?他們是一群打算離開過去同性戀生活,進入另一階段的群體。

由於他們的經歷正正反映了性傾向有改變的可能,所以後同往往會被同志所唾棄,甚至受到打壓。2018年初,後同組織計劃在倫敦上映講述後同故事的電影《消音者之聲》(Voices of the Silenced),卻遭大力封殺,甚至有影院在上映前一天才通知取消放映。雖然幾個月後電影院以高姿態表示和解,但都足以讓我們見證《消音者之聲》被真正消音。

2018年同時也是跨越彩虹的一年。

全球首屆國際跨虹節(圖:基督教今日報,https://cdn-news.org/news/15896)

2018年11月,台灣舉辦了全球首屆國際跨虹節(Rainbow Crossing Day)。甚麼是跨越彩虹者?那是指以己身經驗與他人分享自己如何在找尋自我性別認同的旅途上得到恢復、重新找到他們的身份。破除同性戀者是天生的迷思。跨虹者,是離開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和變性生活方式的一群人的總稱。

我們參加跨虹節的盛會。場內,來自15個國家、30位「跨虹」勇士代表,以及其他參加者共同發表了《國際跨虹運動宣言》,內容提及到要有勇氣去表達真相、表達愛和敢於與其他人不同。《宣言》又肯定改變是一種可能性。人要以性別自信,取代性別驕傲,以人生的滿足感取代刺激感,希望找到自由而非擁抱性解放。

預祝大家在豬年家添平安,性別有自信,可以繼續關注性文化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