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及新聞稿

香港性文化學會對港府提交第四次《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報告之意見書

前言

過去,聯合國曾就《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以下簡稱經社文公約)的執行情況,促請本港採取適當措施(如全面的反歧視法例),保障男女同性戀者、雙性戀者和跨性別人士(LGBT人士)免受歧視。我們認為,聯合國尚未能充分意識到性傾向及性別認同反歧視法帶來的社會負面影響,以及與經社文公約所保障的其他權利之間,互相衝突的情況。我們希望政府能藉著今次提交報告的機會,令聯合國能充分認識到LGBT議題的複雜性;除肯定政府過去在LGBT反歧視政策上的努力外,更給予香港更大空間,因應本地情況,鼓勵本港繼續推行適當的反歧視措施,平衡顧及各方權利。

《經社文公約》第三條:男女享有平等權利

本公約締約國承允確保本公約所載一切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之享受,男女權利一律平等。

引子

英國一名男性銀行家憑當下感覺,時而認同自己是男性,時而女性;他獲選為「商界百位頂尖女性」之一,引起批評。邦斯(Philip Bunce)是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的技術總監,已婚並育有兩名孩子。他一半時間以男性身份生活,名叫「菲臘」(Philip);另一半時間以女性身份生活,化裝、穿女裝、著高跟鞋,名叫「皮帕」(Pippa)。他認為自己是「性別流動」(gender fluid)及「非二元」性別(non-binary)。《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選「商界百位頂尖女性」,嘉許傑出的女行政人員。另外還有「商界百位頂尖男性」選舉,但邦斯選擇在女性的名單上出現。[1]

女性在社會上一直是受歧視的一方,一名成功男士應該隨意便可獲得女性的身份嗎?難怪婦女組織質疑:「這是對女性及其成就的嘲弄……他作為女性的特殊成就是甚麼,值得列入女性名單?」另一名20年前變性的LGBT運動倡議人士,亦認為今次的選舉是對女性的侮辱:「當一名女性不是你可以穿上的戲服——有些日子穿上,有些不。戴上假髮和穿上連衣裙成為女性的想法,是深刻的性別歧視。」不錯,一個女性身份,不是披上女裝那麼唾手可得的,這是對女性尊嚴的侮辱。反之亦然。

我們相信,所有人不應被歧視,包括跨性別人士。然而,假若訂立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歧視法,基於歧視法的特性,(任何人的)「性別認同」將會成為受法律保護的正統特質。那麼,不僅上述銀行家邦斯的行為會受法律保護,批評或揶揄這種荒謬的情況便可能被視為仇恨言論(hate speech)而負上法律責任,女性的私隱、安全和平等權利也會受侵犯。英國剛於去年(2018年)10月完成性別承認法的改革諮詢,於10月27日出版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有一篇專輯簡介這場圍繞性別認同的爭議,值得各地借鏡。尤其《經濟學人》在社會議題的立場是傾向自由派的(例如她們支持同性婚姻),更是難得,值得參考。作為時事雜誌專題文章,《經濟學人》沒有提供資料來源,我們會加上參考資料。

影響婦女權利

性別認同理論同時在運動競技及安全空間方面,影響婦女和兒童。單車選手Rachel McKinnon成為首位跨性別女運動員贏得世界單車錦標。季軍的女運動員不滿,認為跨性別女運動員在肌肉、骨骼及心肺功能均佔了先天優勢。McKinnon指責她「恐跨」(transphobe),認為當他們取得勝利時,便被指不公平,但當他們落敗時卻無人注意。[2]自2016年始,國際奧委會已取消變性手術的規定,跨性別女運動員只須降低睪酮水平,便可以參與女子賽事。美國游泳協會甚至沒有手術和賀爾蒙的要求。

婦女亦憂慮在女性專用的私密空間,有男性在場。猶太籍人權律師Rosa Freeman表示,若混合性別,基於宗教信仰,她和其他穆斯林婦女等如不能使用公共洗手間或更衣室,以及泳池等。[3]

在婦女庇護所,那裡的女性和兒童對於要與男性共處一室會感到不安。儘管如此,一些庇護中心基於害怕被跨性別團體針對後,會失去資助,所以容讓跨性別女性入住。[4]但問題也許更複雜,因為跨性別人士的安全也是考慮之一。

數據顯示英國的男囚犯比女囚犯多二十倍,而且男囚犯的罪行普遍更嚴重、刑期更長,男性傷害女性,亦比女性傷害女性多很多倍。無可置疑,大部分男人不會性侵犯女性和兒童,但幾乎所有社會都接受一個原則:為保障女性安全的緣故,男人應該禁止進入女性的更衣室、洗手間和庇護所。也許我們無從得知這些措施預防了多少罪案,但英國《泰晤士報》發現,在體育中心之中,有九成性侵犯報告,發生在混合性別的更衣室——而這類混合性別更衣室僅佔整體更衣室的少數。[5]

男性的暴力傾向不僅威脅女性,也威脅跨性別女性——這是他們要求使用女性設施的其中一個原因。而單一性別設施的規則正逐漸被改寫。一些英國學校使用跨性別遊說團體提供的包容課程教材,這些教材建議在任何情況下——包括洗手間、更衣室或外遊宿處等——應依據學生的性別認同。各地女童軍亦准許認同為女孩的男童加入,女童軍領袖也一樣;童軍領袖亦獲指示,不必告知其他女童軍及她們的家長,將有跨性別女孩與她們共用宿處。[6]

至於這些遷就跨性別人士的措施有多大成效亦難以得知,因為他們的數據會算入女性一欄,沒法區分。但這些措施,卻被性罪犯利用。Karen White,一名有性罪行前科的跨性別人士獲准囚在女子監獄,之後再性侵犯其他女囚犯。[7]

《經濟學人》還提到一個發人深省的論點。文章提到根據跨性別運動的要求,如果有一個兒童在單一性別設施內質疑另一性別的跨性別學生,結果是原先質疑的兒童會被要求離開(為了保護跨性別兒童)。問題來了,這好比教兒童遇到可疑情況時應該噤聲,不要質疑。對可疑情況要噤聲,似乎正與教兒童保護自己免受性侵犯的目標背道而馳。推而廣之,在婦女的情況也是一樣,當大家都不敢質疑可疑人士時,不是等於把女士置於被性侵的危險之中嗎?

最後,還有一個小方格,探討了一個在加拿大發生的,鮮活的案例。一名跨性別人士致電不同的女士美容中心,要求「巴西式」脫毛服務(一種私處部位的脫毛服務)。美容中心得知來電者是一名男性時——儘管他自稱跨性別人士,紛紛拒絕提供服務。結果該人去當地人權委員會投訴15間美容中心,要求每間中心或美容師賠償他2,500加元(折算約港幣15,000元)。[8]這些投訴至今仍在處理中,未知結果:到底一名女性服務提供者,當她會提供服務給裸體的女顧客時,是否有義務向任何自稱是女性的男性提供同樣的服務?

從《經濟學人》專輯所列舉的種種例子可見,如果自我認同性別是人權,女性的權益將會是其中一項首當其衝備受影響的基本人權——受《經社文公約》所保障的基本人權。再者,如果自我認同性別是人權,為甚麼自我認同年齡不是?荷蘭有一69歲男子向法庭申請改變年齡,他表示認同自己49歲,如果他可以年輕20年,會更易找到工作和女伴。法官拒絕了他的申請,理由是很多法律權利基於個人年齡,改動會引起很多問題。[9]我們認同法官的判決,問題是性別也是一樣,很多法律權利基於個人性別,改動會引起很多問題。然而,為何一些歐美政府及部分聯合國組織又不加批判地接受,甚至強逼全世界接受呢?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自我性別認同如何影響兒童權利。兒童權利是包括入《經社文公約》第十條——對家庭的保護。

《經社文公約》第十條:對家庭的保護

三. 所有兒童及少年應有特種措施予以保護與協助,不得因出生或其他關係而受任何歧視。兒童及青年應有保障,免受經濟及社會剝削。

影響跨孩子福祉

《經濟學人》指出,隨著自我認同性別的發展,同時影響兒童、婦女的福祉。說到兒童,過去數年,去性別診所求診的兒童失控地增長。過往性別診所接收的兒童多為男童,然而,根據性別認同發展服務(Gender Identity Development Service, GIDS)的數字,求診女童的數字由2009-10年度的40人,暴增至2017-18年度的1,806人,升幅達45倍,不可謂不驚人。而且,在其他國家也出現同樣的趨勢。[10]

這些到GIDS求診的兒童中,最少13%患有自閉症——普通人口只有1%。儘管求診少女離奇地高速增長,以及跨性別認同的成因仍然未明,但新的性別理論卻有「一條龍」服務,「幫助」兒童變性:12歲注射藥物停止青春期發育,16歲開始賀爾蒙療程,到18歲時做變性手術。儘管醫生聲稱用藥物暫停青春期發育是為了爭取時間讓兒童探索自己的性別身份,但有研究顯示,用藥暫停發育的兒童,16歲後幾乎全都選擇接受賀爾蒙治療。反映「肯定式」醫療程序,可能會強化跨孩子(跨性別孩子的簡稱)持續至成人的機會。[11]

再者,家長被告知,性別認同是天生不變的。跨性別運動活躍分子和組織常說,若阻止子女變性,他們會自殺。愛子女情切下,家長反而要求醫生盡早展開變性的醫學療程,他們說:「寧要一個活跳跳的女兒,總好過一個死翹翹的兒子」。可是根本沒證據支持這種說法,GIDS表示跨孩子的自殺率與其他向精神健康服務求診的兒童相若。[12]

在美國,有支持肯定跨孩子感覺的性別診所,提倡為小至13歲的跨性別男孩(原生性別女性)做胸部切除手術。[13]較早時候,美國兒科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發表聲明支持「肯定式」的療法,聲稱延後兒童的變性需求會做成不必要的傷害。但該組織引用來支持他們立場的研究文獻,不是建議先觀望(waiting),便是研究樣本是同性戀者,根本不是跨性別人士。[14]難怪有人指責專業團體為政治服務,結論並非基於科學研究。另外有十多份研究指跨孩子日後會認同原生性別,不再有性別認同問題。[15]

另一個令人質疑怱忙接受變性治療的原因,來自布朗大學Lisa Littman的研究。該研究訪問接受「肯定式」治療之跨孩子的家長,結果發現很多青少女密友群,在狂熱地追看跨性別青少年拍的網上短片後,紛紛在相若的時間「出櫃」,聲稱自己是跨性別。Littman稱這種現象為「速發型性別焦躁症」(rapid-onset gender dysphoria)。[16]可是在跨性別運動活躍分子的遊說下,布朗大學抽起Littman研究的發布新聞稿,據稱原因是有關研究可能會破壞支持跨性別群體的努力。

另一些富經驗的醫生坦言他們憂慮十年或二十年後,會有一群後悔變性的人要回復原本的性別身份,但一些賀爾蒙導致的效果和變性手術均是不可逆轉的,例如他們很可能已經不育。[17]這班醫生不敢公開身份,怕被跨性別運動活躍分子群起欺凌,他們警告,那些後悔變性的跨性別青少年可能會提出訴訟,理由是成年人理應知道他們當時根本沒有知情同意的能力。

《經社文公約》第十三至十四條:接受教育的權利

一. 本公約締約國確認人人有受教育之權。締約國公認教育應謀人格及人格尊嚴意識之充分發展,增強對人權與基本自由之尊重……

三. 本公約締約國承允尊重父母或法定監護人為子女選擇符合國家所規定或認可最低教育標準之非公立學校,及確保子女接受符合其本人信仰之宗教及道德教育之自由。

整個世代的思想改造

性別認同理論不單止影響跨孩子的福祉,更大更廣的問題,是它影響所有學童對世界的認知。如果性別不由生理界定,一個人如何得知他的性別?澳洲有教師為了幫助學童探索自己的性別,分別列出典型男孩和女孩行為的清單。譬如喜愛組裝、動作片及玩具車的是男孩;女孩的行為則包括煮食、跳舞、購物及說長道短等。[18]這類實踐只是在加強性別定型的觀念。教師也會讓學生閱讀跨性別的童書和觀看跨性別的動畫,都是肯定跨性別認同的。

新的性別理論——有別於生物學的男/女性別區分——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僅憑一個人的主觀感覺,除了欠缺客觀驗證外,亦有可能朝令夕改(例如上面提及的銀行家邦斯)。世界上絕大部分人其心理與生理性別是一致的(超過95%),根本不應該更改性別身份的定義。我們認為,兒童有權利接受符合科學和客觀現實的教育;相反,強推性別理論是一種「洗腦教育」,與培養人格及人格尊嚴意識充分發展之理念相違背。

此外,《經社文公約》第十三條(三)亦保障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權。因此,罔顧家長意願,強逼中、小學生接受新的性別理論,亦有違《經社文公約》所保障之基本人權。

《經社文公約》第六條:選擇職業和勞工權利

一. 本公約締約國確認人人有工作之權利,包括人人應有機會憑本人自由選擇或接受之工作謀生之權利,並將採取適當步驟保障之。

二. 本公約締約國為求完全實現此種權利而須採取之步驟,應包括技術與職業指導及訓練方案、政策與方法,以便在保障個人基本政治與經濟自由之條件下,造成經濟、社會及文化之穩步發展以及充分之生產性就業。

僱員免遭不合理解僱是受公約保障的權利。然而,有教師拒絕依據學生的性別認同稱呼學生便被解僱,令人吃驚。[19]研究發現,有 6,500 個基因的表達在男性和女性間存在差異。[20]這些差異在某些疾病及對藥物的反應反映出來,擾亂性別的定義意味會影響醫學診斷。可見,男女分科,不單有文化道德的考慮,也有醫療診斷的實際需要。但有醫生不願依病人的性別認同來撰寫報告,便被解僱,實在荒謬。[21]譬如冠心病在男性或女性身上,可能有不同的風險和癥狀;[22]不同性別處方的藥物和份量也有分別。[23]因此,醫護人員必須有權根據病人的生理性別來作出診療,而不必因此懼怕遭攻擊,甚或解僱。

監察平機會,促請平機會維護每一個人的人權

2018年,美國及英國的最高法院分別指出當地官方人權機構敵視宗教信仰。包括美國的蛋糕師傅Jack Phillips案及英國的亞設餅店一案。

菲利普斯(Jack Phillips)是蛋糕設計師,但自2012年夏天他基於自己的信仰,拒絕為的同性婚禮設計蛋糕,他就經歷了近六年的噩夢——不斷被科羅拉多州的法律機關定罪。然而,2018年6月4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以7比2的大多數判Phillips勝訴,認為科羅拉多州公民權利委員會沒有尊重Phillips的宗教自由,且持雙重標準,這反映了對宗教信仰的歧視和敵意——這有違美國憲法!

北愛爾蘭平等委員會(Equality Commission for Northern Ireland, ECNI)一直力挺同運人士李加雷,為他支付約25萬英鎊的訟費,卻對亞設餅店的打壓毫不手軟。英國最高法院卻指出:「上訴庭曾表達一些關注,就是ECNI與亞設餅店的通信可能會令人產生一種印象,就是當一些信仰群體成員因著他們的深刻宗教信仰而遇到困難時,ECNI對幫助他們一點興趣也沒有。」然後強調:「ECNI這種組織,應為所有因著某種受促護特徵而求助的人提供服務,而不應給人偏重一種特徵多於其他特徵的印象,這明顯是必須的。」坦白說,過往與香港平機會打交道的經驗給我們相同印象:他們絕對化同性戀者不受歧視的權利,而對良心自由和宗教自由嗤之以鼻。我們希望平機會能從這案例(特別是以上判辭)吸收教訓,政府也應提醒平機會真箇平等對待不同意見的市民。

我們主席關啟文教授已對兩宗判案作出詳細分析。[24]

留心民意調查之限制,宜另採有效方法收集民意

我們希望政府公平引用不同立場的民意調查,以及留心這些民調的限制。我們留意到政府或法官,會引用港大法學院比較法與公法研究中心、平機會及中大性別研究中心所委託的調查數據,而這些機構的立場都是偏同運的。當然委託機構有立場不代表做出來的調查結果一定偏頗,但奇怪的是,少見政府或法官引用另一立場的調查數據,而這些調查同樣是大學的研究中心進行。

如「性傾向條例家校關注組」於2014年委託理工大學的研究中心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三分二受訪人士(67.6%)認為社會應該同時包容贊成和反對同性戀的言論,而反對的受訪人士只有14.7%;另一條更具體的問題問到,公眾場所或工作間不認同同性戀行為的言論是否屬歧視,過半數受訪者(53.1%)不同意屬歧視,逾兩倍於同意的受訪者(23.3%)。調查結果反映出大部分市民重視言論自由。[25]此外,明光社於2016年委託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調查港人的同性婚姻的意見,受訪人數超過2千人。他們特定問到應否更改婚姻法對性別的要求,由男和女改為不分男女,結果顯示反對的人近七成(68.8%)。[26]

然而,如果簡單問受訪者,是否支持立法反歧視,在不多了解的情況下,答支持是自然的,誰不支持反歧視?可是這樣的結果並不反映市民真正意願。譬如講遠一點,台灣於去年11月舉行同性婚姻公投,事前幾項民調均顯示支持同性婚姻的人士過半數,但實際的投票結果卻是約七成反對同性婚姻。可見民調不能盡信,希望政府能更有效收集民意。

再者,有其他民調的結果亦佐證本港的LGBT人士受的歧視,未必如同運人士所聲稱的那麼嚴重。譬如支持立歧視法者經常引用的平機會2016年調查結果,便反映香港人對LGBT人士相當寬容。當時平機會公布調查結果之時,七個部分中他們只選擇公布其中四個部分,那些數據支持立法反歧視。後來經多番追問,平機會才公開餘下的三個部分。這些「解封」的資料顯示市民對LGBT人士的接納程度相當高:如果受訪者是僱主,在獲悉僱員是LGBT人士後,平均有85%表示會繼續聘用;作為老師或餐飲從業員,更高達95%受訪市民表示不會紀律處分學生或拒絕提供服務;即使沒有說明是否同住,仍有近八成(78%)受訪者表示會繼續出租單位。[27]可是這些數據卻是支持立法者選擇性地視而不見、刻意不提的。

結語

雖然本港的性別承認議題由性別承認跨部門工作小組研究,與今次的《經社文公約》報告彷彿不相干。然而,聯合國有必要充分了解自我認同性別所引起的爭議,不能只聽某一方的訴求,而不理會各地文化差異,以及對其他人的影響,便強加一套問題重重的意識形態給全世界。因此,上述種種因自我認同性別引起的問題,並非不相干。

基於自我性別認同在歐美招致的種種亂象,我們要求聯合國在此議題上加倍謹慎,停止要求/促請本港訂立特定的性傾向及性別認同反歧視法。另一方面,有見於本港一直推行的各種保護LGBT人士的措施,聯合國應予以肯定,並鼓勵本港繼續努力打擊歧視行為,保障每位市民的基本人權。

二零一九年一月三十日

注釋:

[1] Bannerman, Lucy. (2018, September 22). Anger over women’s business honour for cross-dressing banker. The Tim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etimes.co.uk/article/anger-over-women-s-business-honour-for-cross-dressing-banker-h0gv3l7nw.
[2] Commentators clash over controversial first transgender world champion. (2018, October 16). News.com.au.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ews.com.au/sport/sports-life/commentators-clash-over-controversial-first-transgender-world-champion/news-story/ba61a67990321e7cc8529962323f2d0b.
[3] Jacobs, Ellie. (2018, October 11). Could transgender rights infringe upon religious rights? The JC.com.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ejc.com/news/news-features/transgender-rights-clash-with-religious-rights-1.470798.
[4] Emmerik, Klaudia. (2017, March 9). Concerns over transgender client at Okanagan shelter. Global News. Retrieved from https://globalnews.ca/news/3300518/concerns-over-transgender-client-at-okanagan-shelter/.
[5] Gilligan, Andrew. (2018, September 2). Unisex changing rooms put women in danger. The Tim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etimes.co.uk/edition/news/unisex-changing-rooms-put-women-in-danger-8lwbp8kgk/.
[6] Gilligan, Andrew. (2018, September 23). Girl Guide leaders expelled for questioning trans policy. The Tim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etimes.co.uk/article/girl-guide-leaders-expelled-for-questioning-trans-policy-550x7m55r.
[7] Trans inmate jailed for Wakefield prison sex offences. (2018, October 11). BBC.com.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bc.com/news/uk-england-leeds-45825838.
[8] Quan, Douglas. (2018, August 22). ‘Not for men sorry’: Transgender woman denied a Brazilian wax by spa files human rights complaint. National Post.com. Retrieved from https://nationalpost.com/news/canada/not-for-men-sorry-transgender-woman-files-human-rights-complaint-after-being-denied-brazilian-wax.
[9] Emile Ratelband, 69, told he cannot legally change his age. (2018, December 3). BBC.com.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bc.com/news/world-europe-46425774.
[10] Owen, Glen. (2018, September 15). Government probe into why so many girls want to be boys: Investigation ordered after number of ‘transitioning referrals’ increases by four thousand per cent. Daily Mail.com. Retrieved from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6172097/Investigation-ordered-number-transitioning-referrals-increase-four-thousand-cent.html.
[11] Manning, Sanchez. (2018, April 22). NHS sex change drugs are putting hundreds of children at risk each year warns top doctor who says medication could lead them infertile or cause sexual dysfunction. Daily Mail.com. Retrieved from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5642577/NHS-sex-change-drugs-putting-hundreds-children-risk-year.html#ixzz5DMX96yhG.
[12] Evidence base. Gender Identity Development Service. Retrieved from http://gids.nhs.uk/evidence-base.
[13] Olson-Kennedy J, Warus J, et al. (2018). Chest Reconstruction and Chest Dysphoria in Transmasculine Minors and Young Adults: Comparisons of Nonsurgical and Postsurgical Cohorts. JAMA Pediatr. 172(5):431–436. doi:10.1001/jamapediatrics.2017.5440
[14] Cantor, James. (2018, October 17).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policy and trans- kids: Fact-checking. Sexology Today. Retrieved from http://www.sexologytoday.org/2018/10/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policy.html.
[15] Does a child’s gender remain the same after a certain age or might it change as they get older? Gender Identity Development Service. Retrieved from http://gids.nhs.uk/continuing-and-not-continuing-studies.
[16] Littman Lisa. (2018). Rapid-onset gender dysphoria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A study of parental reports. PLoS ONE 13(8): e0202330.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02330
[17] Turner, Janice. (2017, November 11). Meet Alex Bertie, the transgender poster boy. The Tim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etimes.co.uk/article/meet-alex-bertie-the-transgender-poster-boy-z88hgh8b8.
[18] Flores, Brian. (2018, March 19). Sequim School District halts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s after concerns raised. Q13 Fox. Retrieved from https://q13fox.com/2018/03/19/sequim-school-district-halts-sexual-health-education-courses-for-now/.
[19] Moomaw, Graham. (2018, December 6). Virginia high school teacher fired for refusing to use transgender student’s new pronouns. Richmond.com.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ichmond.com/news/virginia/virginia-high-school-teacher-fired-for-refusing-to-use-transgender/article_65be1826-50b2-5d38-be58-47d9b9480917.html;
Herron, Arika. (2018, June 5). Brownsburg teacher says transgender name policy goes against his religious beliefs. IndyStar.com.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ndystar.com/story/news/education/2018/06/05/transgender-student-policy-prompts-dispute-between-brownsburg-teacher-school/670265002/.
[20] Researchers identify 6,500 genes that are expressed differently in men and women. (2017, May 4).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7/05/170504104342.htm.
[21] Martin, George. (2018, July 8). Christian doctor is SACKED by the Government for refusing to identify patients by their preferred gender because he believes sex is established at birth. Daily Mail.com. Retrieved from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5930593/Doctor-fired-government-role-insisting-gender-determined-birth.html.
[22] Heart attack and stroke: Men vs. women. (2014, April). 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ealth.harvard.edu/heart-health/heart-attack-and-stroke-men-vs-women.
[23] Huey, Nathan. (2018, October 30). Treating Men and Women Differently: Sex differences in the basis of disease. Science in the News. Retrieved from http://sitn.hms.harvard.edu/flash/2018/treating-men-and-women-differently-sex-differences-in-the-basis-of-disease/.
[24] 關啟文,〈宗教自由的初步勝利  「反同」蛋糕師傅的平反──美國最高法院就著Jack Phillips的判案〉,性文化資料庫,2018年6月11日。取自:https://blog.scs.org.hk/2018/06/11/宗教自由的初步勝利-反同蛋糕師傅的平反/
關啟文,〈苦難的結束   「戰火」的延續──簡評美國最高法院就Jack Phillips的判案〉,性文化資料庫,2018年6月11日。取自:https://blog.scs.org.hk/2018/06/11/苦難的結束-戰火的延續-簡評美國最高法院/
關啟文,〈良心自由與宗教自由的回歸?反思亞設餅店的終極勝訴〉,性文化資料庫,2018年10月14日。取自:https://blog.scs.org.hk/2018/10/14/良心自由與宗教自由的回歸?反思亞設餅店的終極/
[25] 張嘉雯,〈理大民調:近半市民拒同志享配偶福利〉,《蘋果日報》,2015年1月6日。取自: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50106/18993098
[26] http://www.truth-light.org.hk/sites/default/files/research%20summary%202016.pdf
[27] 香港性文化學會,〈平機會沒有告訴你的數字(LGBTI歧視研究報告)〉,2016年3月31日。取自:https://blog.scs.org.hk/2016/03/31/平機會沒有告訴你的數字/